2011年7月1日,当劳资协议正式到期时,整个篮球世界陷入停滞。球馆灯光熄灭,更衣室大门紧锁,这是NBA历史上第四次停摆,却成为影响最深远的赛季中断。 在纽约某栋摩天大楼里,斯特恩与比利·亨特进行了连续15小时的马拉松谈判。球员代表保罗、加内特眼眶通红地走出会议室时,摄影记者捕捉到他们手中文件上触目惊心的数字:BRI(篮球相关收入)分成比例47%-53%。 ESPN记者马克·斯坦因在专栏中写道:"当看到科比在意大利博洛尼亚训练馆加练后仰跳投时,我们才意识到这次停摆真的不同。" 当赛季最终在达拉斯落下帷幕时,小牛队的夺冠似乎隐喻着联盟权力更替的开始。停摆催生的特赦条款和罗斯条款,悄然改写了未来十年的球队建队逻辑。那些在停摆期赴海外淘金的球员,带回来的不仅是技术,还有全球化的篮球视野。那个没有篮球的冬天
▍劳资谈判的拉锯战
消失的常规赛
日期 事件 11月26日 达成临时协议 12月9日 自由市场开启 12月25日 缩水赛季揭幕 "那就像被按了快进键的赛季,背靠背靠背的比赛让老将们膝盖发出抗议。" —— 时任马刺队医汤姆·托伦特回忆道
重生后的新格局